近日教育热点事件#家长投诉教育平台形式主义#引发全网的高度关注。
近期
有福州家长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投诉称
中小学生使用的“安全教育平台”APP
学生一题没做,都是家长做的
还得答题考试
认为这是一种“形式主义”
安全教育平台APP
据了解,“安全教育平台”是为了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学习而推出的一款软件,但有人认为,安全教育平台是一种“形式主义”,强制要求观看学习增加了家长负担;也有人表示,学生安全问题需要家校共育,看视频学知识无可厚非。
“安全教育平台”是否有其必要性?福州的几位家长和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对“安全教育平台”的看法两极分化
“安全教育平台”APP内有多个学习专题
家有二年级小朋友的庄女士表示,平台的初衷是向孩子普及安全知识,给了这样的资源去引导孩子“是不错的”。庄女士说,虽然有些视频和问答不适用低年级的孩子,如防艾滋、异性交往等内容,但绝大多数安全知识是小朋友应知应会的。
“我每一个视频都会让小朋友看完,看完后念题让她选择,或者自己来问她一些我认为重要的知识点。不要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,家长要主动找到关键知识点,再传达给小朋友。”庄女士补充道:“安全问题,是咱们自己孩子的安全问题,家长想做‘甩手掌柜’,一切交给学校,这是不负责任的。”
张先生则认为,这是一种“形式主义”。
“视频都是家长在看,题目都是家长在答,没按时完成还会被家委或老师催促。”他提到,一是隔三四天就需要学习一个新专题,会增加孩子玩手机的时间;如果家长不愿让孩子使用电子设备,还要自己花时间看视频、答题,这个过程有些“繁琐”。
学习任务的布置时间最短只间隔1天 受访者供图
在受访过程中,还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学生家长王女士提到,近几年催促完成“安全教育平台”专题学习的任务移交到了家委会的手中,每个班有一名家委需专门负责安全平台,这也增加了家委会的负担。
老师:家校共育是关键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三年级段长、有过多年班主任经历的黄老师(化名)告诉记者,大多数孩子没有手机和电脑,安全教育学习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,因此“安全教育平台”的学习确实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的负担,但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让家长重视安全教育、减少意外事故发生。
黄老师告诉记者,“安全教育平台”并非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唯一途径,在学校里也利用了班会、国旗下讲话、组织比赛等各种形式对孩子们做安全教育,尤其对于防溺水教育、交通安全等更是时时刻刻对孩子强调。“孩子需要大人带领教育学习安全知识,有时候他们可能意识不到什么是危险的事情,我们作为成年人给予提醒是非常必要的,家长才是孩子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。”
此外,黄老师还认为,“安全教育平台”内的专题揽括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,这个网站平台全国大中小学都在使用,也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易懂的动画里学会保护自己,预防危险。
安全教育平台APP内有各种新闻资讯
也有受访老师表示,在家长群中催促多次,总有家长会忘记或拒绝完成,导致完成率达不到100%,也会被通报批评。
一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程老师(化名)表示,身为班主任只能尽量劝说、催促,但部分家长执意不完成也无可奈何。
程老师认为,“安全教育平台”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无形中也成为了教师的负担。“家校共育是关键,只有家长真正重视起安全教育,平台才能发挥作用。”
以上就是#家长投诉教育平台形式主义#的全部内容分享,想要了解更多教育新闻欢迎关注本站。
来源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group/7292958490312704527/